学校首页
收藏本站

学校首页

部门首页

部门简介

教务动态

通知公告

质量工程

培养方案

游戏产业学院
智能产业学院
数字金融产业学院
智能建造产业学院
数字影视传媒产业学院
现代通信产业学院
未来技术产业学院

服务指南

科研管理

“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申报

励学讲坛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专家领航赋新能,校际携手谱新篇:北京师范大学余胜泉专家团队莅临我校调研
发布时间:2025-10-24 动态浏览次数:39


2025年10月22日,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暨“智能时代的数字教师”专题讲座在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8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双方通过“合作签约+专家讲座+实践调研”的三维联动,正式启动《智能技术赋能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课堂评价创新教研模式转型》项目的深度合作,共绘职业教育教师数字化转型新篇章。

合作签约:共建职教智能研修新范式

签约仪式上,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正式签署合作协议。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马勇书记指出,协议的签署是学校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征程中的关键一步,标志着双方合作迈入全为后续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筑牢了坚实基础,为学校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推进“新双高”建设提供了核心动能。

 

1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马勇书记致辞

合作将聚焦高职课堂评价创新与教研模式转型,依托北京师范大学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优势,构建智能教研平台,创新校本教研与课堂评价模式,探索契合学校发展需求的教师数字化转型路径,打造职业教育智慧研修示范样本。

 

2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常务副校长林土水与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余胜泉教授进行签约仪式

专家讲座:解码“智能时代数字教师”培养新范式

为紧跟数字时代教育变革步伐,加速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进程,提升教师数字素养水平,我校邀请教育部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主任余胜泉教授以《智能时代的数字教师》为题开展讲座,我校200余名教师参加。

余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正通过“认知外包”深度重构学习方式,需要构建人机协同的分布式认知体系。这一变革要求教师在坚守育人底色的同时,主动拥抱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向开拓型、创新型的数字化教师转型。为助力教师适应新角色定位,余教授通过AI代理、AI助手等工具场景实例分享,介绍了如何将技术融入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流程的实践路径,并强调需打造基于真实问题情境的虚实融合育人空间,依托教育大数据驱动个性化教学。

 

3 余胜泉教授开展讲座

面对教师提出的“技术如何融入学科教学”“AI辅助下的教学伦理”等问题,余教授强调技术应用需找准与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同时坚守教育伦理初心。他主张通过真实场景迭代,让技术回归教育本质,服务人的全面发展。

 

 

4.1 讲座交流环节教师提问(彭静)

 

4.2 讲座交流环节教师提问(徐芃鹏)

 

4.3 讲座交流环节教师提问(蔡群娇)

 

5 讲座交流环节余胜泉教授回应教师疑惑

此次讲座不仅为智能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指明方向,更激发了全校教师拥抱数字技术、成为数字教师的热情,为学校教育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

实践调研:人工智能赋能课堂精准诊断新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杨琰华、崔翔鸣、郭晓珊、田苗、王雨田、吴皓源等6位专家同步围绕“智能技术赋能课堂评价与教研模式转型”项目开展调研。期间,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融合应用实验室职业教育项目负责人崔翔鸣老师系统介绍了智慧教研平台的功能模块、智慧教研模式、智慧督导模式,为项目建设的推进提供清晰路径。

专家团队深入教学一线,调研智慧教室硬件条件,观摩数字影视传媒产业学院黄文锴老师执教的专业基础课《字体设计》和通识教育中心何龙凯老师执教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两门试点课程。

 

6 专家团队深入教学一线,调研智慧教室硬件条件

 

7.1 数字影视传媒产业学院黄文锴老师执教的专业基础课《字体设计》

 

7.2 数字影视传媒产业学院黄文锴老师执教的专业基础课《字体设计》

 

8.1 通识教育中心何龙凯老师执教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

 

8.2 通识教育中心何龙凯老师执教的公共基础课《大学英语》

在教师座谈会上,智慧教研平台实时分析课堂音视频数据,生成诊断报告,为教学改进提供客观依据。教学研讨中,督导专家提出优化建议,明确深化学情分析、推进项目式学习等方向。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数智赋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项目主任杨琰华老师分享了AI辅助听评课的实践经验,展示综合分析报告生成方法,为后续合作奠定实践基础。

 

 

9 开展教学研讨与教师座谈会

 

10 开展教学研讨与教师座谈会(北师参会人员)

 

11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数智赋能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项目主任杨琰华分享

“政策引领”到“校际合作”的携手共进;从“专家指导”到“实践探讨”的务实深耕,此次调研进一步深化了双方的合作根基,为后续发展筑牢了稳固基石。展望未来,我校将与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中心紧密合作,聚焦教改立项、教学督导等关键领域,依托数据驱动实现精准教研,教师成长,展开全方位、多层次的深度探索,为打造新时代高质量创新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福软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