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收藏本站

学校首页

部门首页

部门简介

教务动态

通知公告

质量工程

培养方案

数字金融产业学院
智能建造产业学院
智能产业学院
游戏产业学院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直播方向)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运营方向)
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运动员方向)
容艺影视产业学院
未来技术产业学院

服务指南

科研管理

励学讲坛

“十四五”国家规划教材申报

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关于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5-04-16 动态浏览次数:20

各学院(部)、各部(处、室、中心、馆)、北京容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武汉国际创客中心有限公司、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武汉华林梦想科技有限公司、福建省数据治理与数据流通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凯旋体育发展有限公司:

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教职成〔2021〕4号)及《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2025年修订)》文件精神,结合《关于调整并优化分段式人才培养计划的通知》(福软教〔2025〕11号)文件要求,现将关于做好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的通知如下:

一、主要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的纲领性文件,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旨在使学生入学即能了解产业发展现状和方向,明确行业与企业需求的核心技能。通过第一天就“亲手”从事这个行业的相关的实际工作,三年不间断实战,提高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主要思路

(一)精心准备第一课,强化专业认知

通过专题讲座、实训室实践、企业(校友)连线、案例(作品)赏析等形式,运用沉浸式、项目式、体验式、交互式等教学方法,构建“产业全景认知-岗位能力解码-成长路径规划”三维认知体系,帮助学生熟知产业发展方向、岗位能力要求和学习规划,实现学生对专业的立体化认知、岗位能力的具象化理解以及职业发展的个性化规划。

(二)遵循“六阶”能力提升,重构课程体系

构建“认知-人工智能-单项(课内实训)-综合-创新-顶岗”能力提升实训体系;第一学期开始上专业课和做项目,第一学期课时比例不低于30%,第二学期不低于60%;教务处牵头公共教学部门协同优化公共课课程安排和教学模式,调整上课学期、利用寒暑假等,采取MOOC+专题、MOOC、EDA微技能等方式,合理安排各专业周学时。

精准对接产业链需求,科学建设专业群课程体系。如数字文创专业群向创作型全媒体运营人才提升,智能产业学院对接人工智能算力部署、网络安全、系统开发,数据标注、金条训练、运维、测试、智能体开发等岗位集群组群构建人工智能专业群。

(三)贴近岗位需求,模块化设计实训内容

按照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要求,遵循“岗课赛证”融通原则,创新“典型任务-技能点-实训项目”转化机制,将企业真实生产案例、行业认证标准、职业技能竞赛要求、创新创业项目、生产项目等作为教学实训的主要内容,确保技能培养与岗位需求、职业标准的无缝对接。

(四)校企课程交叉负责

产业学院校企负责课程应在基础课、核心课和拓展课间交叉承担。25级人才培养方案学校负责课程基础课占总学分比例原则上不高于50%,26级不高于30%,到28年底学校负责课程覆盖所有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拓展课。

(五)推进实战教学,变革人才培养模式

践行职业教育“做学教合一”理念,推进企业化运作、项目化运行和分类培养,项目化情景化实施教学和实训,灵活推进项目式课表编排。如直播专业在直播间(广义:可以是校园的某个角落,可以是田间)教学,短视频方向推进创作型一人一账号(在创作中教学),元宇宙特训营,软件开发特训营,电竞竞赛班等,帮助学生实现“学中做、做中教、教中创”的螺旋式提升。

(六)加强课程人工智能融合

分析人工智能背景下岗位需求变化,建立课程价值动态评估机制,淘汰貌似很重要其实没什么用课程“伪核心”课程,加强人工智能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

三、工作要求

相关单位应高度重视此次优化调整工作,提高站位,严格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落实各项工作,具体如下:

(一)合理优化培养方案

2024级人才培养方案在现有基础上按照以上思路进行课程体系微调,并加强实战教学改革,按照“2.5+0.5”设计,根据各专业大二周学时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如大二周学时较多,可将部分专业拓展课程调整至第五学期,也可在第五学期新增部分专业课程(或实训课程),各学期周学时建议在26-32区间。2025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根据教育部专业教学标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意见和以上精神修订。

(二)推进校企师资结对教研

学院制定专业群师资技能培训计划,每学期推进校企师资结对教研、技能培训、技能考核。

(三)明确责任落实

教务处负责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指导性意见,负责公共基础课程安排调整优化,负责组织研讨、培训、评审和质量管理工作;教学质量管理与科研处组织相关教学检查与改进;产业学院和公共教学单位负责人作为具体实施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产业副院长和教研室主任制定(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实训)体系,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实训内容建设、教学模式优化(含课程编排实施)和师资队伍培训工作;产业学院合作企业负责落实企业负责部分课程、师资和实训条件建设,引入企业教学资源、典型案例和产业项目,按照产业学院制定的方案开课前一个月准备到位并实施。




福州软件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

2025年4月16日